
【家教心语】
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本周是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个周末,孩子从放松的假期生活进入规律性很强的“开学状态”,缺乏过渡性的调整,陡然变化的生活节奏会让他们的身体、精神状态难以适应,从而出现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等现象,这都是正常的。
趁着周末,家长要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多聊天谈心、少提要求,例如安排几次亲子运动、亲子劳动等,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缓解、转移孩子面对开学的不安与焦虑。要恢复良好的状态,就跟“开车”一样,“急停”会令人不适,应逐步调整,“慢慢刹车”或“点刹”,不要过于严厉。当然也不要放任不管不顾,应该松弛有度,与孩子一起共度适应期,相信一两周之后就慢慢进入状态了。
祝您和您的家人周末愉快,幸福安康!
【安全提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安全也是父母日益担心的,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呢?一是需要家长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二是家长要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三是家长要积极言传身教,让孩子在生活中自觉养成安全意识。
#1
开学法制安全教育第一课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将安全教育贯穿到每日活动。9月4日下午,我校邀请法治副校长钟柱良警长为全体师开讲“开学法治安全教育第一课暨反诈第一课”。钟警长围绕近期社会上重点关注的反诈事件和交通安全事件给出了重要提醒。

#2
反诈防骗容不得一丝贪念
牢记四要,四不要
四要
(一)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二)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三)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四)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110。
四不要
(一)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二)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三)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四)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3
交通安全容不得一丝大意
美好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交通安全,我们要绷好交通安全弦,才能弹奏出安全出行曲。法律对未成年人驾驶非机动车上路的年龄具有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1.骑乘规范戴头盔,发生意外减伤害。研究表明,涉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骑乘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脑损伤,而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死亡风险降低60%~70%。我们不仅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还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让它在关键时刻能真正护你周全!
2.乘车要系安全带,勿将头手伸窗外。研究表明,正确使用安全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使死亡率减少57%;发生侧面碰撞,可使死亡率减少44%;若车辆翻覆,可使死亡率减少80%。因此,不论是前排、后排,车速快还是慢,都一定要“全程、全员规范系好安全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同学们不要把头、手等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以免与周边车辆、树木、限高杆发生刮碰;同时,切勿在车内喧闹、跑动,以免影响司机正常驾驶。
3.视野盲区要小心,谨慎慢行多注意。车辆盲区即驾驶人视线被车体遮挡,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区域。尤其是身形较小的同学,其所处的盲区范围更大,更容易受到车辆盲区事故的伤害!作为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上或车辆周边玩耍,远离路边停放的车辆,防范车辆突然启动或开门。

供稿:汪 珏 黄延海
责任编辑:许 健
一审:黄延海
二审:张 黎
终审:赵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