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教心语】
家长朋友们:
您好!
本周与各位家长朋友分享“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这个话题。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一个人的性格就能看出他背后有什么样的家庭,孩子的各种行为都离不开他的家庭影响。那些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暴力带来的阴影。
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一、行为暴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好好说教,动辄打骂,这种暴力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要么会变得懦弱胆小,要么也变得比较暴力。
二、语言暴力。例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老是叫人不省心”、“学学隔壁家那丫头”等等之类。有的家长或许觉得这没什么,也从不当回事,但这些语言暴力却能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自卑的性格。
三、冷暴力。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有的家长索性不去理他,觉得这样能让孩子反省、使孩子更听话,实际上这种冷暴力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父母是在抛弃自己,很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甚至抑郁。
家庭暴力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深远的。因为包裹着“家庭”“教育”双重外衣,家庭暴力的隐蔽性更强。拒绝暴力不是不教育,暴力也不是教育的必选项。“打不得”不是禁止家长管孩子,而是对为人父母者的教育能力和法治观念提出更高要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而履行这份责任同样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有学问,这也是家长们的必修课。
祝各位家长周末愉快,幸福安康!
【安全提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安全也是父母日益担心的,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呢?一是需要家长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二是家长要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三是家长要积极言传身教,让孩子在生活中自觉养成安全意识。周末在家我们可以和孩子分享哪些安全经验呢?
#1
用电安全
1. 指导孩子了解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
2. 不要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4.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5. 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是换灯泡这样简单的事情,也应先关闭电源。
#2
用火安全
1. 家长要告知孩子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器具的危险性,教育孩子不玩火。
2. 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如纸张、木材、塑料等。
3. 燃气使用后要及时关闭阀门,防止燃气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
4. 如果发现家中起火,应立即呼救并拨打 119 报警,同时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如用灭火器、水、湿棉被等进行灭火,但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盲目进入火灾现场。

#3
食品安全
1. 保持厨房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冰箱,防止食物变质。
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过期、变质、三无食品。
3. 合理安排饮食,不暴饮暴食,避免消化不良。
4. 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4
防诈骗安全
1. 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接听陌生电话,尤其是涉及钱财、个人信息等内容的电话。
2.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防止进入钓鱼网站。
3. 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个人信息等。
4. 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与家长或警方联系。

#5
其他居家安全提示
1. 独自在家时,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要确认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2.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发生。
3. 妥善保管药品、刀具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4. 定期检查家中的家具、电器等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松动、损坏等,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不包裹燃气表、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不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物品,以免影响密封效果。

供稿:刘惠建 梁健芳
责任编辑:许 健
一审:汪 珏
二审:张 黎
终审:赵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