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阅读,慧分享”,东莞市商业学校第二批名师培养对象在4月9日相聚于东校区名师工作室,开展本学期第二次读书分享交流会,本次读书分享的主题是“读懂学生心理,做智慧名师”。
在开学初的学期计划中,老师们将阅读理论书籍作为重要内容,本学期以阅读由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线,适时增添其他书籍,如《帕夫雷什中学》。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老师们主要阅读与学习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前四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以及学习理论。老师们一致地认为该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全面,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教育心理理论,能完美地支撑与指导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读书分享中,李燕萍老师提到,近期在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中,多次引用了该书中的相关理论,如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学模式等,学生自主学习,其本质便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如知觉偏好、物理环境需要、社会环境偏好、认知方式、动机和价值观等进行的个性化学习。卢树基老师结合学校学生的现状,指出自从手机进校园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感觉通道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转变为偏视觉型学习者,学生对动画、视频、游戏较为敏感,但这种视觉是动态的视觉,作为学生还应该发展静态的视觉,潜下心来看书,静心思考,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黄春萍老师与冯琦老师对书中介绍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感悟较深,赵美玲老师也认为学习学生心理,不仅有益于“因材施教”,而且也有助于家庭教育。肖媚娇、余少玉、曾越老师针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对中职生的评价,不能单一看学业成绩,而是要挖掘学生其它的智能,扬长避短,增强自我效能感。刘金养老师则围绕“好教师品质”,陈述了自己对“好教师”的独特见解,并分享了四川广元中学化学教师向波老师的一段视频,刘老师认为向波老师具有好教师的“幽默感”“在学科上知识渊博”“热情、喜欢教学”“对学生很友好”等品质,每位老师都对照“好教师品质”进行自我检查与思考。
学校教研室负责人崔梅老师也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到场指导,鼓励老师们坚持阅读与分享,在阅读中思考,在分享中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