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东莞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打造东莞慧教育”为战略重点,以提高省级示范校建设水平、创建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为抓手,制度立校,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示范立校,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为东莞建设国际制造名城提供优强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承继上学期工作布署,衔接新学年的主攻方向,本学期需继续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根据《东莞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底建成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工作布署,结合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取得突破,要进一步有效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建立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连贯培养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班)”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细节。加大对艺术类、商贸类、财经类等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商校文化”下“东莞工匠人才”的培养实践研究,探讨多元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研究。优化专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专业内涵拓展专业外延,提升专业吸引力;加强骨干专业建设,扶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申报省重专业;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企业专家联席会议,研讨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问题。适应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要求,把高新技术考试站升格为职业技能鉴定所。做好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考场建设工作,加强我校幼师参加资格证考试辅导。初步出台学分制制定和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改革深度发展,提升省级示范校建设水平。(责任部门:校长办、教务处、就业处、教研室)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技能训练,完善竞赛考证管理
质量立校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严格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要求,加强常规教学检查(包括早读及晚修)和巡查力度,充分发挥备课小组的作用,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抓好学生技能训练,搭建更多元化的技能展现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加强省市技能竞赛梯队建设和备赛管理,改革各类竞赛、考证和高职高考奖励激励机制,能出成绩,多出好成绩。(责任部门:校长办、教务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细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加强师资培养力度,推动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和跟岗实践活动;立足教研科组平台,依托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活动探索校本研修,开展个性化的校本特色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及服务水平,为每位教师每学年要有72个继续教育学时作保障(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必需);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促进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应用;以研促教,完善校级名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团队作用,围绕“促进中职生有效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开展校级课题研究,带动我校整体师资及教研水平的提升;细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责任部门:教研室)
(四)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扎实推进微课学科资源建设。
完善数字校园和无线校园建设规划,着手在莞城校区和东校区进行有线和无线网络改造升级和建设;依托东莞市中职学校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规划和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校园网站功能建设,做好平台功能应用培训工作;推进各学科课程体系微课资源建设,形成具有商校特色的数字资源库。(责任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五)拓展和细化学前教育的培养方向,打造“幼师学校”亮丽品牌
本学年要全面推进幼师学校的基建、设备、师资、科研等重要项目和指标建设,跳出东莞,面向全省,扩大影响,擦亮品牌。密切学前教育“3+2”中高职衔接体系建设,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女性优势的专优人才。(责任部门:教务处、学前教育部)
(六)德育管理和中职文化建设有新举措
切实贯彻省市“改进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有关要求:一是坚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德行成长教育,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搭建学生精神引领、才艺展示、心理对话和健康安全等成长平台,积极筹备对艺术展演和技能成果展示活动;二是加强法纪教育,增强学生自律自爱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处牵头专业部要认真研究,尽快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三是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四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到带动与培养,激励与考评,择优与自荐相结合,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整体素质和带班能力。落实好校级名班主任工程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专业部德育工作的管理职能。五是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加强与社工组织的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通过以上工作的统筹推进,一以贯之,不断丰富和提炼具有我校特色“五有”(心中有梦、肩上有责、胸中有格、手中有技、脚下有路)德育品牌的内涵。(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
(七)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后勤制度化建设,强化后勤员工服务意识,加强后勤内部管理,推进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力。配合东校区新宿舍大楼建设工作,做好南校区搬迁准备;完善学校硬件设备设施,落实专业功能室建设,努力改善和优化学校的办学环境。规范校产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严格规范物资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领用、借还、赔偿等制度。做好消防设备设施的改造工作,加强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总务处)
(八)做好师生美育作品展及宣传的跟进工作
拟定10月上旬在东莞市图书馆举办我校第七届师生美育作品展,展示学校艺术教学特色,示范引领,扩大影响;立足我校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宣传我校职业教育的办学成就和育人能力,形成社会和企业关心、重视、支持我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美誉环境。(责任部门:校长办、艺术部)
(九)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党建工作
学习贯彻我市教育系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工作要求,结合党建工作的引领指导,会同德育、教学、后勤、宣传等部门和各支部抓好分工落实。一以贯之加强师德师规建设,从严要求,身正示范。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务实性,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党建专题活动,着重突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丰富党组织教育活动,做合格党员,争工作先锋。增强党员带动作用。探索党建工作与教育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做到相融促进。做好九月份党委和支部的换届组织工作。(责任部门:校党委办)
(十)其它工作
本计划仅涉及新的思路和要求,原有正在实施的工作要继续进行,计划中未涉及的诸如人事、工会、团委以及妇联等工作将按上级要求和学校布置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