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来,学校德育工作以“育人为本,德技立身,给每个学生和家庭带来希望和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全面推进“智慧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处室、各专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的密切配合下,学生处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常规管理时时抓,良好行为成习惯。
做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学生处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坚持学生工作无小事,全方位地将学生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管理细节。
(一)优秀班主任团队,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统一要求,学生管理的统一目标,在各专业部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管理已实现了良性循环。对于学生的出勤,早读、晚修及学生的仪容仪表等常规工作,专业部坚持每天巡查制度,通过齐抓共管,班级的常规工作都扎实地开展,学生在自我管理、文明礼貌、精神面貌方面有了明显的好转。各专业部在学校统一指导下,在保证完成学校中心工作的同时就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也开展了各具专业特色的管理。班级管理的提升和学生的进步离不开班主任们的努力和辛勤付出,本学期涌现一批做事踏实、业务精湛的好班主任。通过专业部的民主评定,学校审批,评出了本学期的模范班和优秀班主任,在此也提请表扬。
本学期模范班:
17级学前1班(阳仁均)、17级学前2班(肖媚娇)、16级学前1班(方秀雅)、16级动漫1班(马璇丹)、16级平面2班(饶嫱嫱)、17级计算机2班(廖春光)、15级职训6班(范莉娟)、17级国商1班(汪晖)、16级国商班(李晓燕)、16级汽营1班(雷晓懋)、16级营销1班(刘伟文)、17级会计5班(白旭东)、16级会计1班(吴桐)、15级职训11班(何保平)
本学期优秀班主任:
程吉、黄淑华、刘美琴、朱蓓珊、曾雨瑶、罗庭晖、蔡卉、余富、邱俊标、李楠、詹瑜娜、黄永升、李 渝、朱忠保、杨红、陈苗苗、刘丽梅、姚雪洁、王薇、曾越、田晓朋、张春春、何妙佳、刘静静、罗炯彪、王小燕、 庄义鑫、 蓝新招、 梁佳敏、 林国训、 祁淑娴、 严 珮、张志坚
(二)注重仪容仪表的规范与检查,塑造阳光青春的学生形象。
学校坚持每周检查制度,班主任、专业部周末提醒,返校检查,对仪容仪表不合格的学生进行登记,限期改正,本学期继续引进专业理发师进校园,对男生长发、怪发限期不改的学生统一由理发师修剪,通过齐抓共管,男生长发、怪发,女生烫发、染发现象大大减少,学生文明礼貌、个人形象有了明显的好转,得到了来访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三)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警钟长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安全。两校区都能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观看展板和视频、聆听讲座、组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让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把安全知识带进家庭,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例如根据教育局要求,近几个月加强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迅速落实了“十项必须”工作要求,例如每周五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周末向家长至少发送一条安全提示信息,每周进行一次排查,每月签订一次预防学生溺水“六不”承诺书,每学期与学生家长签订一份安全责任书,全校上下形成了浓烈的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对于突发的违纪事件,专业部、班主任也都能第一时间了解、跟踪、调查与处理。
(四)规范宿舍管理,共建宿舍文明。
学生处联合教官和班主任,加强学生的宿舍管理,以开展“文明宿舍”评选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将宿舍建成整洁、温馨的生活场所,确保了宿舍内务整洁,就寝安静,安全有序。
(五)举行主题班会比赛,进一步创新主题班会模式。
第18周学生处组织16、17级的班主任举行了主题班会比赛活动,此次比赛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教育、禁毒禁烟教育、十九大学习等专题为主题。各班主任从学生、年级的实际出发,把握中职生各个专业的心理特点,从细节入手,精心准备课件,准确把握主题,巧妙切入,联系现实生活案例;主题活动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全方位展示现了各位班主任的班会课教学的技能。经过激烈角逐,余富、方秀雅、韩明玉、肖媚娇、吴桐、钟汉彬六位班主任获得一等奖;李渝、徐璐、邱卫华、朱忠保、雷晓懋、邱土钦、窦小锋七位班主任获得二等奖。
(六)实行全员育人,师生结对帮扶。
为了落实全员育人,本学期继续进行科任老师跟班制度,绝大部分老师能够按照学校的方案结对6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工作认真负责。一大批跟班老师能认真做好周记批改、学生谈话等工作,为德育工作助力。希望结对子老师在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多给予学业、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七)继续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
本学期继续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的传统家访方式,加强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拉近家校距离,有效地打通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壁垒。全校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分别走进全市各镇街多户家庭,进行了家访,送去学校的关怀,让学生和家长体会到商校的真诚与用心,提高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办学的认可度。
(八)关爱云南邵通学生,让他们有归属感。
本学期,学校继续对云南邵通学生给予重视与关爱,除了日常管理外,尤其加强了法制教育和维稳教育。在社工的积极组织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开展“发现东莞城市之美”系列活动。为了丰富他们周末及节假日的生活,提高他们对东莞风土人情的认识,开展“发现东莞城市之美”系列活动,前往东莞植物园踏青,欣赏东莞自然美好风光;参观东莞科技馆,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组织学生种植多肉植物,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2.开展普法教育讲座。邀请资深律师来校开展主题为“送法进校园,共创成长路”普法教育讲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懂得违法犯罪的后果,提高他们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开展学习分享与交流会。组织云南学生开展了“为什么读书”的学习交流会,让学生回顾了来我校后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共同分享在校的成长和收获,与会的云南镇雄县人社局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
4.开展“大哥哥大姐姐陪伴成长”项目。本学期开展了“大哥哥大姐姐陪我成长”项目,从云南学生当中选出年龄大些、成熟一点的学生来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骨干等,负责管理云南学生的日常管理、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的活动等。
通过系列服务,增进了云南学生之间的友谊,协助他们更加了解东莞,增加了对东莞、对学校的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冲突的发生。同时,“大哥哥大姐姐”陪伴成长项目,一方面提升项目骨干的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为下届云南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透过学生互帮互助,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二、主题活动常开展,品德教育有载体。
本学期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了平安和谐的校园。
1.开展“学习雷锋”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
我校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开展了“一捡美”校园环保活动、“情暖商校”活动、福利院和残疾人托养中心慰问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东莞电视台还对我们的活动作了专题报道。让全体学生从雷锋精神中汲取营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把雷锋精神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开展“春风十里不如你”女生节系列活动。
“三·八”节前后,分别面向两个校区的女生开展了主题为“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女生节系列活动,即“最美笑容”主题照片集赞有奖活动和“心灵手巧”主题手工制作活动,女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反响热烈,活动效果好。
3.各专业部举行班际唱国歌比赛。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学唱、传唱国歌,对于激发学生爱国报国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自学生处布置相关工作后,各班班主任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指导学生练习唱国歌。第4周,各专业部都分别举行了班际国歌合唱比赛,把唱国歌活动推上了新的台阶。现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都能跟着国歌乐曲唱国歌。
4.学前部开展课间“千人啦啦操”活动。
学前部打破传统课间做广播体操的模式,引入“经典咏流传”大课间啦啦操,组织开展学前部“千人啦啦操”活动。特别是胡云老师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克服人数多、时间紧的困难积极组织排练,还亲自去购买道具,并全程跟进东莞电视台的拍摄和剪辑工作,使啦啦操无论在动作还是服装道具上都体现出我们学生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良好精神面貌。
5.举行“红旗飘飘·引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
为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铭记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引导学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校分别在两个校区举行了“红旗飘飘,引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在5月7日的总决赛现场,选手们满满的正能量感动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6.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暨入团积极分子社会实践活动。
5月23日,在校团委的精心策划下,两校区的师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分别组织了120多名和140多名团校培训学员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和东莞市人民公园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为两个主题:“中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和“入团积极分子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学生不但通过实践活动学到了知识,也进一步深化了“青年大学习”的主题内涵。
7.举行“拥抱新时代?共唱好声音”校园歌手大赛。
5月31日,学校团委分别在东校区和莞城校区的运动场大舞台举行了“拥抱新时代?共唱好声音”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同学们用歌声唱出了自己无悔的青春。校园歌手大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和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我校在张扬学生个性、创建学生交流平台、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良好成效。
8.举行“倾情吟经典·豪气诵华章”主题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学校开展了“倾情吟经典·豪气诵华章”主题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经各专业部的初赛,两校区共有31个班级(东校区16个,莞城校区15个)进入了决赛。6月28日分别在两校区举行了决赛,学生通过吟、诵、唱、舞等活泼新颖、特色鲜明、不拘一格的表演,以及各具特色的服饰搭配和恰到好处的配乐,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活动中也体现了各班级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大家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了解,使经典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开展每月一次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
班级课室的黑板报一直是学校进行文明宣传、教育的美丽风景线。各班级结合每月的主题,认真设计、出版,所出的内容丰富多彩,切合学生实际,版面设计精巧、插图生动活泼,整体风格简洁大气,深受学生的喜爱,收到了育人、宣传等教育效果。
三、德育队伍多建设,高效管理有保障。
(一)学校团委及学生会
今年3月份,经东莞团市委批准,学校团委由二级团委升级为一级团委,成为团市委直接辖属的单位。5月份,我校团委还被评为“东城街道共青团工作优秀团组织”。
学校团委本着服从学校管理,利于德育工作,利于学生成长的原则,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协助学校完成了包括广播操、卫生、仪容仪表等各类检查评比工作。团委组织内也认真开展每月先进团支部的评选和开展精品主题团日活动。
1.成功创建“东莞市中学团校示范校”。今年3月份,在接到团市委关于示范团校检查的通知后,团委加班加点准时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打印装订、各种制度上墙、宣传栏和会场布置、总结报告等,受到团市委领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好评,被授予首批东莞市团校示范校的荣誉并在全市中学团队工作会议上进行授牌。
2.选聘团校导师,举行团校开班仪式。4月份,在两校区分别召开了2018年第一期团校开班仪式,团校名誉校长、党委莫书记出席并给学生上了一节团课。在开班仪式上,还对聘请的团校导师颁发了聘书(导师包括校党委教师、团委委员、德育教师、校外杰青,每个导师备一至两节团校主题课程,保证团课的稳定开展)。
3.评选表彰“十佳”团员。为奖励先进,树立榜样作用,团委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了一批“十佳”团员并进行了表彰,同时还在团委微信公众号里进行事迹宣传,有力的调动了广大团员、团干的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4.认真组织团课,规范发展新团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团委分别面向团员骨干、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制定了不同的团课内容,包括团基础知识教育课程、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社会实践教育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六大类。严格按照上级团委关于发展团员的程序要求,把好入团关:入团积极分子要上满20学时,并经过织考察以及通过入团宣誓仪式才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本学期,两校区团委共有181名同学经过考核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在入团宣誓仪式上进行了郑重的宣誓。
5.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志愿服务发展。
在社工的配合协助下,本学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例如红三月开展了学雷锋系列活动,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探访陪伴服务,植树节期间组织志愿者到同沙生态园开展植树护林活动等。由于我校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多名青年志愿者被评为东莞市“三星志愿者”及“二星志愿者”,张黎书记被评为“东城街道优秀志愿者骨干”,满意、周建丰、刘燕、刘冬英等老师被评为“东城街道优秀志愿者”,学校团委被授予“东城街道2017年度十佳志愿服务站”。因此,我校在全市众多申报“广东省志愿服务中学示范团校”的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四所被推荐到省里进行创评的学校之一。
6.学生会工作有条不紊。
通过每周一次的学生会干部例会,每学期两次的全体学生会扩大会议,及时对学生会干部进行考评和指导,协助学校完成包括广播操、卫生、仪容仪表等各类检查评比工作,还配合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总务处、学前幼儿教师培训周末签到等方面作好协助工作。团委还搭建了一系列的平台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引导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战斗力。
(二)名班主任工作室
本学期,我们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汪珏,梁健芳,邱世军,曾花,刘秋红,龚天,李渝,钟境锟,余富)在认真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更是努力提升个人的理论水平、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今年3月份,汪珏老师代表广东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研学提升活动,荣获综合成绩一等奖、“主题班会方案设计”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颁奖大会上作了“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的展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特别是汪珏老师给了全体班主任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德育科组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职业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本学期,德育科组老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做了深入探究,例如将职业素养具体内容阶梯式地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等五门课程中,改变学生成绩评定标准,把学生平时的课堂纪律、出勤、手机管理等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学校社工室
本学期,学校社工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两校区社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挖掘、集结正能量的模式开展各项服务,用能量影响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协助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学雷锋一系列活动(包括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一捡美”校园环保活动、“情暖商校”活动、福利院慰问、残疾人托养中心慰问活动等)。社工还通过团体辅导、领袖训练营、拓展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合作、社团管理等能力。
(五)心理咨询室
心理中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职能,“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心理课作为心理教育的主阵地。本学期莞城校区在一年级17个班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平均每个班级每周1节课。一年级教学侧重新生适应和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把心理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热爱上心理课。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成长。第13周莞城校区开展了“我爱我,健康心灵,和谐校园”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有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发表《我爱我,健康心灵,和谐校园》讲话,打造“心灵直通车”广播节目和《心理有约》心理频道,开展“健康心灵、和谐校园”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以及开展心理游园活动等。此次心理健康周活动既有效地在全校范围渗透了和谐校园理念,也助力心理健康意识的宣传普及,让商校人更关注自身身心健康,也愈加爱自己、爱他人。
3.开展心理委员系列培训,提高学生自育能力。本学期继续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并要求心理委员每两个星期提交一份《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汇报表》,对于培训合格的天使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
4.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做好心理预防和发展工作。仅莞城校区心理老师和社工接待来访咨询学生就有112人次,为8个班级开展班级团体拓展活动16次,开展了“和谐宿舍建设”、“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三个主题的小组辅导工作,共15节小组辅导,69名学生参加了小组服务,服务人次260人次。
5.积极开展心理危机个案的干预工作与心理待优生的转化工作。本学期成功干预心理危机个案2个,能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避免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各类比赛争参与,获奖喜报频频传。
本学期在学生处负责的各级各类比赛中,经过辅导老师的认真、细致的辅导,参赛学生的努力和辛勤训练,在全体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下,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1.组织学生参加第14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广东复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65项获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0项),29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第十四届“文明风采”竞赛广东复赛获奖名单 |
类别 | 作品名称 | 奖项 | 作者姓名 | 指导教师 |
征文演讲类 |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 一等奖 | 张璐 | 胡慧敏 |
征文演讲类 | 弘扬工匠精神 | 一等奖 | 唐家乐 | 范莉娟、张黎 |
征文演讲类 | 匠心筑梦
砥砺前行 | 一等奖 | 郑小文 | 郑惠英、张黎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让梦想起航 | 一等奖 | 苏璟艳 | 梁健芳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绽放梦想
点亮未来 | 一等奖 | 陈丽敏 | 郑怀琼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绘制梦想的蓝图 | 一等奖 | 朱国维 | 郑怀琼 |
摄影类 | 喜欢拍照的女生 | 一等奖 | 钟莉婷 | 黄国谋 |
摄影类 | 国旗手 | 一等奖 | 陈艺琳 | 赖少冰 |
才艺展示类 | 梦中的鸿嘎鲁 | 一等奖 | 东莞市商业学校女子民乐团 | 罗庭晖、冯琦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害羞的小鹿 | 一等奖 | 陈莲玉 | 薛
虹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松山湖 | 一等奖 | 赖雯晴 | 詹瑜娜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虎门大桥 | 一等奖 | 许诚迪 | 詹瑜娜 |
征文演讲类 | 文明上网,从你我做起 | 二等奖 | 洪燕敏 | 黄永升 |
征文演讲类 | 我与网络生活 | 二等奖 | 李蓓 | 王兴春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绣出我未来 | 二等奖 | 郑圆圆 | 张敏仪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青春放飞梦想 | 二等奖 | 李若凝 | 林玩君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励志青春 | 二等奖 | 肖巧莹 | 林玩君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逐梦启航 | 二等奖 | 程胜姣 | 林玩君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点燃青春,激情圆梦 | 二等奖 | 魏秀月 | 林玩君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规划人生,走向成功 | 二等奖 | 邝晓盈 | 项艳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放飞自我
燃烧青春 | 二等奖 | 杨丹雨 | 黄淑华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人生前行的一盏明灯 | 二等奖 | 肖浪 | 郑怀琼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扬起梦想风帆 | 二等奖 | 曹子诺 | 郑怀琼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张开翅膀,
放飞梦想 | 二等奖 | 周子轩 | 郑怀琼
梁健芳 |
摄影类 | 小心翼翼 | 二等奖 | 林思贝 | 钟英焕 |
摄影类 | 专注 | 二等奖 | 萧洛祺 | 黄小芳 |
摄影类 | 高楼落成 | 二等奖 | 萧洛祺 | 黄小芳 |
才艺展示类 | 夏日里的滴滴调 | 二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袁学武
蔡卉 |
才艺展示类 | 步步高 | 二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丁雪花
袁江春 |
才艺展示类 | 莞香花开 | 二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潘春
廖鸿妍 |
才艺展示类 | 燃烧的青春 | 二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潘春
袁学武 |
才艺展示类 | S-King老地方 | 二等奖 | 周育惠、彭静怡、苏雅婷、梁耀雄
陈子祥、代晓龙等共7人 | 蔡继宽
白旭东 |
才艺展示类 | 金蛇狂舞 | 二等奖 | 东莞市商业学校女子民乐团 | 罗庭晖
帅志刚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东莞香市影视城 | 二等奖 | 陈文杰 | 詹瑜娜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七律-香远塔 | 二等奖 | 胡敏青 | 詹瑜娜 |
征文演讲类 | 追求更好的自己 | 三等奖 | 邵嘉成 | 曾花 |
征文演讲类 | 工匠精神
从心开始 | 三等奖 | 李若涛 | 周丽华、张黎 |
征文演讲类 | 匠心筑梦,工匠精神 | 三等奖 | 唐麒淇 | 邹彩红、张黎 |
征文演讲类 | 匠心助你成功 | 三等奖 | 许诚迪 | 范莉娟、张黎 |
征文演讲类 | 工匠心中的火炬 | 三等奖 | 余博星 | 刘金养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我有一个汽车梦 | 三等奖 | 郭柱明 | 张敏仪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我的未来之路 | 三等奖 | 王晓婷 | 张敏仪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让理想之光照耀现实 | 三等奖 | 吴翠琪 | 陈勤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规划人生,实现目标 | 三等奖 | 何李萍 | 陈瑞芬 |
职业生涯规划类 | 树立自信,展望未来 | 三等奖 | 巫月云 | 梁健芳 |
摄影类 | 奔跑 | 三等奖 | 周育惠 | 钟英焕 |
摄影类 | 专心致致 | 三等奖 | 刘晓儿 | 钟英焕 |
摄影类 | 一二三… | 三等奖 | 陈建勇 | 黄国谋 |
摄影类 | 手把手 | 三等奖 | 员磊 | 赖少冰 |
摄影类 | 应骋 | 三等奖 | 员磊 | 赖少冰 |
摄影类 | 唐老鸭鸭鸭鸭 | 三等奖 | 谢沛康 | 黄小芳 |
摄影类 | 专注 | 三等奖 | 黄玉华 | 熊术根 |
摄影类 | 燃烧的青春 | 三等奖 | 袁明静 | 熊术根 |
才艺展示类 | 春天话语 | 三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林秋月、韩明玉 |
才艺展示类 | 黎乡笠影 | 三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廖鸿妍、蔡卉 |
才艺展示类 | 我是商校人 | 三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曾雨瑶、林秋月 |
才艺展示类 | 掀起你的盖头来 | 三等奖 | 师生艺术团 | 蔡卉、刘易居 |
才艺展示类 | 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 三等奖 | 何嘉洋 | 马云萍、黄德军 |
才艺展示类 | 秋水长天 | 三等奖 | 蒋慧萍 | 李艳、朱蓓姗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荷韵 | 三等奖 | 范依曼 | 薛
虹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花意 | 三等奖 | 彭思雨 | 薛
虹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森林之王 | 三等奖 | 彭友青 | 薛
虹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喰种 | 三等奖 | 吴欣宜 | 薛
虹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木偶戏 | 三等奖 | 李钰婷 | 詹瑜娜 |
才艺展示类(实物类) | 荔枝湾 | 三等奖 | 梁瀚友 | 詹瑜娜 |
2.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由陈美平老师指导的,由邓嘉恩同学创作的“教室手机管束箱”,由邓嘉恩、罗子钧同学创作的“一款节能自动供水饮水机”等两个创新作品,均获得广东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且“教室手机管束箱”这个作品被推荐参加国赛。
3.由李艳老师、冯琦老师和朱蓓姗老师负责的学校合唱队参加了东莞市第五届合唱比赛,获得中学组二等奖,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合唱艺术展演,获得二等奖,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绩,三位老师均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4.我校由13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组成的心理剧社团,在贾淑琴、郑怀琼、章成格、张燕等老师和周建丰社工的辅导下,创编了一部心理剧《爱是什么》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2018年度戏剧艺术展演,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全省第五名)。
5.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最美南粤少年”评选活动,最后郑玉玲同学获得“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周育惠同学获得“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五名同学获得“东城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尽管学校严明纪律、加大力度查处,但一些较为顽固的问题仍然存在。如男女生交往过密、违规使用手机、抽烟、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教育的效果不太明显,标本兼治的方法不多。
(二)每个部都有个别班级发展不够平衡,个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上不够得力,主动性不强,责任心有待加强。
(三)科任老师“跟班制度”调动了老师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个别老师马虎了事,应付的现象,甚至有个别老师全期很少和结对学生谈心,辅导学生,不能很好地在学生面前起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榜样作用。
六、新学年德育工作的重点与思考
(一)继续推动精细化管理,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与质量。
(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东莞市商业学校学生处
2018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