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款禁黄用黄免费a尿道口_小妲己福湿地福利院导航_已满18,进入香蕉乐园在线

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学校基本信息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07-19    作者:     来源:     点击:


本学期,教务处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与学生处、总务处、就业处等处室,专业部、教研组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体老师团结一致,克服万难,勤奋工作,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疫情下的教学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一)做好顶层设计,严密制定方案。

早在128日,在李庆韶副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教务处很快制定并下发了《东莞市商业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通知》以及《东莞市商业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案》,对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为提高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水平,熟练操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215日教务处要求全体教师参与钉钉平台培训。318日,教务处又制定下发了《开课前各项工作注意事项的通知》。疫情期间教务处和专业部在教学管理上做到早设计、早布置、早准备、早实施。

(二)克服疫情期间办公与教学条件的诸多困难。

老师们由于春节假期分散在外地,只能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进行远程管理与教学。尽管如此,各专业部、各科组仍能做到层层推进,逐个落实,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准备工作,对有困难的老师、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保证线上授课如期开课。

(三)运用多平台、多形式、多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

为了满足线上教学需要,疫情期间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育局组织的网络平台授课技巧的培训,保证培训质量。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疫情期间提供的免费网络平台授课,如超星学习通、QQ直播、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运用在线直播(录播)、平台课程视频、微信答疑讨论等辅导方式指导学生自学,广泛开展教学互动、指导答疑,努力保证教学质量。

(四)坚持教学例会与周报制度。

218日开始,每单周召开线上科组长工作例会以及科组会,在科组长会议上各科组长汇报本科组教学基本情况,科组会上除了落实学校工作以外,各老师还分享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集中讨论和解决线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家校协同,保证育人有合力。

为了更好落实线上授课的任务,以班级管理为阵地,召开视频家长会,让每个家庭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认真学习,使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担当积极的角色,让每一个学生在隔空管理的状态下,通过多方力量协作,提高自律性,达到学习的实效。

(六)教研组集思广益,各有亮点。

各教研组各展身手,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各有亮点。如思政科组配合学校开展“战役思政第一课” 工作,加强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完成学校《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中国道路、我们自信》思政第一课、科组《返学第一堂思政课》教学。陈漪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省“写给最美逆行者德一封信”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陈瑞芬老师积极参加“思政课抗疫优秀课例”比赛,表现了思政教师优秀高度的责任感。声乐、体育、舞蹈科组克服困难,现场直播动作,学生可以近距离观看老师们的动作示范,参与度非常高。文化课组则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给学生推送优质的微课以及高质量的学习资料、视频等。

二、返学后的努力,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一)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但实施策略略有不同。

网课在我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班级基于网课基础,采取边“复习”边新授或先“复习”再新授等策略。在做好网课部分再学习时,有的老师采用“先学后教”策略,利用同步练习册或教材中习题发现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有的专业课提前布置任务,返校后进行检查巩固。虽然各班实施方式略有不同,但都实现了计划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实效完美达成。

(二)扎实做好教学常规,提升教学的软硬实力。

返学后依然坚持教学常规进行检查,认真抓好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制定的复学教研教学活动计划,强化过程的检查和督促,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指引,特别关注学生返校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1. 公开课异常火爆。

本学期公开课共有80节。上课教师认真对待,提前适应场地,广泛采用信息化教学,公开课的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1. 组织18级学生参加本学期的转段考核。

62324日两天,学前教育专业部顺利地完成了18级转段考核的工作。在考核前一天,东职院相关老师到我校检查考试考场,对我们考场的安排表示肯定并提出系的要求。专业部组织班长召开了考前会议,详细地讲解考试的过程以及每个环节的注意要点,要求班长考前在班级召开班级会议,确保每个学生清楚考试的时间、考场安排和要求。

  1. 完成173+2班学生转段考核录取资料提交工作。

在网课期间,各专业保持与对接高职院校的联系,按照他们的相关要求,提交173+2班学生的转段考核录取资料,顺利地将最后一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学生送入高职院校。

三、一如既往的教研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教研方面。

1.坚持规范化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本学期情况特殊,科组教研专题活动统一安排2次。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对13专业科组的教研工作有组织地进行检查、评估,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推进科组教研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检查结果看,13个科组按计划较有质量地完成任务,教研氛围较浓厚。开展教研活动获全“优”的有8个科组: 语文、数学、英语、思政、计算机、幼教理论、音乐、电子。

2.课题研究及论文获奖成果丰硕。以课题促教学,课题研究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本学期共有18位老师参加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的立项申报,8个课题申报广东省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个课题申报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9个市级课题在研,三个省级课题,两个市级课题结题。

另外,本学期本学期我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组织教师们参加东莞市中职论文比赛,共交93篇作品,近70多篇获奖。

  1. 教改方面。

1.继续各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方面加大力度,同时做好与专业课教师座谈与调研,广泛的听取科组长、科组老师的意见,积极地开展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设置调整,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2.工学结合方面,认真学习与研究有关的政策文件,让专家把脉,与企业探讨“现代学徒制”,鼓励专业课教师主动走出校园,走进企业。

3.早读早练晚练方面,财经部、学前教育部两个专业部进行早练晚练,夯实学生各项技能基础,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积极主动与东职院明确18级学生转段考核方案。在学生返校的前一周,专业部长以及各科组长开会讨论关于转段考核的内容及形式,起草方案模板,各科组长与任课教师根据学情分析、授课计划,按模板要求填写方案,最后进行汇编,赶在东职院学前教育系本学期的第一个系会议前提交。经过双方对此的沟通与协商,于528日明确本学期的转段考核方案。

(三)竞赛方面。

技能是职业学校的立校根本,教务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加强技能教学,以赛促教,以赛带教,以赛带学,有效提高我校师生参加各项各类竞赛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1.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案例比赛,其中王统增、黄杏、余倩伶获优秀案例奖,我校获奖人数为全市中职学校最多。

2.汪伟丹老师的《职业礼仪展风采》获东莞市思政课教学创新课例三等奖。

3.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学能力比赛,经过广泛发动和培训,在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情况下,35位老师组成9个团队如期完成作品制作,2队获市一等奖,4队获三等奖,经过对作品的再次完善,7队成功进入省赛。其中李智、余少玉、钟玉娟、林雪明团队和王薇、赵美玲、何妙佳、余锡峰团队获得一等奖;刘金养、邓璐、陈望哲团队,陈思言、李燕萍、张梓璐、王丹丹团队,詹瑜娜、肖媚娇、高歌团队,龚天、陈伟烽、车伟燕、任丹婷团队获得三等奖。

(四)教师培训方面。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多项的校本培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组织教师130人次(两校区)先后(2020513日至619日)参加东莞市“新挑战、新思路、新职教”系列讲座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2.认真完成省、市、学校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的报名、缴费工作,及时传达各种培训信息,进行培训指导、培训反馈,促使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紧跟教育发展步伐。

参加省、市平台继续教育学习总人次:2420(两校区)。其中市级平台继续教育:全体教师专业课(网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极简教育技术应用、“慕”名而来学习online、新冠状肺炎技能培训);班主任专业课(东莞市中小学班主任防疫常识、中小学复学前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市平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1400人次(两校区)。

省平台继续教育:全体教师公需课(广东“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战略等)及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课程)。省平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1020人次(两校区)。

(五)骨干教师、名师培养方面。

1.线上教育准备的时间非常短,接到通知后马上在学校名师、第二届名师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群里号召大家积极应对,起正向舆论导向作用。

2.线上教育期间,组织学校第二届名师培养对象进行了5期线上研讨,每位老师轮流分享了自己线上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鼓励名师们通过阅读继续提升自己,名师们也努力参加各类比赛和各类申报,基本为培养期的终期汇报做了准备。

3.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学能手遴选,余少玉、刘美琴均获小组第一。

4.组织22位教师参加东莞市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评委遴选及推荐18位教师参加广东省职教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的竞选,努力把学校有作为的老师推广到校外扩大学校影响。

5.完成本年度东莞市中小学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的规培准备工作。

四、朝气依然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找更好的出路

疫情期间以及复学后,我校不断加强与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联系,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接触更多的企业,组织商贸部的老师到专业相关企业参观,开阔眼界,紧跟时代潮流,推动直播带货这一新事物在我校的重要发芽和落地生长。

1.积极走出去。就业处带领专业课老师以及实习学生参观了聚大电商产业园、光澜摄影基地、言西直播供应链基地、坝头网络有限公司、直播公司的办公场地。

2.参加莞城的直播学院成立活动,拓宽与企业的交往面。

3.在电商专业组织了系列活动,推进18级现代学徒制班出去实习前的培训,加强与聚大电商产业园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为了落实电商三二分段班的实习岗位加强与松山湖东邮电商公司的交流与合作。

4.举办18级三二分段班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和动员大会。敦促各专业与合作企业联系,将学生安排到对口岗位实习,现已基本完成。

5.建立实习生的个人档案,老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及其变更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个班级建立了“学生实习信息表”,以便管理工作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班主任通过和学生微信视频的方式,实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6.完善实习工作检查制度,实习督查工作更加到位。518日师生返校后,就业处立即召开学生在外实习的职训班和两个就业班班主任会议。了解各班学生实习情况,强调疫情期间实习安全问题。组织班主任到珠海泰坦软件有限公司实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7.做好20183+2班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和推介工作。就业处联系企业珠海泰坦软件有限公司到学校开展职场讲座,进行宣讲面试。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对学生充分强调实习的重要性,进行安全教育。

8.完成东莞市创思幼儿园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新亚洲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两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场地经费的申报工作。

五、迎头赶上的的信息化,助推学校教育教学上台阶

我校坚持有序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着力教学长远发展。

1.引入“东莞商校智慧校园”平台。对主要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多轮次的培训,同时广泛征询老师们的意见,多次修改项目,精益求精。

2.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维护更新,校园平台管理及应用研究、微信掌上通、电教设备维护等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督促到位。

3.排课、调课、教材、图书、考务工作有条不紊,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一是如何开展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如何从课程设置和安排中促进工学结合?

三是如果有效提高常规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新源路23号(东城校区)东莞市学院路249号(莞城校区) 

邮编:523107 邮箱 : dczzjdc@163.com 联系电话:0769-22658231 粤ICP备16019540号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西宁市| 孝义市| 大名县| 普安县| 浮山县| 莎车县| 青冈县| 雅安市| 巴林左旗|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