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打乱了工作计划,学校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本学期学生返校时间为5月18日。开学后,学校在继续按照上级要求严抓疫情防控防范工作的同时,逐步按照原定计划逐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按照本学期普法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继续做好“七五”普法工作,继续做好“七五”普法工作,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工作需要,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及有关文件精神,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推动依法治校工作,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维护和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一、加强新冠疫情期间防控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促进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学校普法工作小组印发、喷制了全国普法办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组织力量汇总整理并配以漫画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规定知识问答二十三问,通过宣传橱窗、主题班会等形式载体,加强师生学习了解我国法律如何规定传染病的类别、什么是传染病的“乙类管理、甲类防控”、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中,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义务、对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如何处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对已经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相关场所里的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暴发、流行地区,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等等普法知识,成效显著,为学校疫情防控防范工作常态化管理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做好常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1、在国际环境日、国际禁毒日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普法阵地,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有关的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确保该项普法工作继续常规化管理。
2、结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学习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3、邀请卫生健康副校长来校作讲座1次,增强师生法律意识、疫情防控防范安全意识。
4、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防范工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预防校园欺凌管理工作,工作成效显著。
三、切实抓强领导干部依法治校意识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管理、财务管理、师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时时提醒教师要依法自律、依法从教。
2、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学校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学校的民主监督机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建立健全校内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认真处理并及时化解校内矛盾,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对于学校的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利益的事项,学校坚持“两个机制”(即以学校中层领导为主的领导机制、以工会为主的监督机制),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师生满意。
四、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
根据省普法办《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的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市普法办决定从6月起在全市广泛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宣传橱窗、微信工作群、主题班会等形式载体,加大师生对民法典作为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学习。